Labfans是一个针对大学生、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技术社区。 | 论坛首页 | 联系我们(Contact Us) |
![]() |
![]() |
#1 |
论坛管理员
注册日期: 2007-04-03
帖子: 784
声望力: 5 ![]() |
![]()
合成孔径雷达(Synthetic Aperture Radar,SAR),又译成合成口径雷达(台湾)或合成开口雷达(日本),属于一种微波成像雷达,也是一种可以产生高分辨率图像的(航空)机载雷达或(太空)星载雷达。它在早期系使用透镜成像机制在底片(胶卷)上形成影像,目前则以复杂的雷达数据后处理方法来获得极窄的有效辐射波束(对产生的雷达图像意味着极高的空间分辨率)。它一般安装在移动的载体上对相对静止的目标成像,或反之。自合成孔径雷达发明以来,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遥感和地图测绘。
基本工作模式 对一个典型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来说,天线安装在飞机的侧面。所发出的电磁波波束是相当宽的(可能有几度),如果想获得极窄的波束,从 衍射 的原理来讲需要非常巨大的天线(一般来说是难以实现的)。在垂直的方向波束也相当宽; 经常天线波束照射的区域会从飞机正下方延伸到遥远的天边。但是,如果地表基本上是平坦的或坡度变化在一定程度范围内,则距载体正下方或卫星投影在地面轨迹 (星下点)不同距离的点就可以通过回声时延的不同加以分辨。要分辨沿运动方向的点用(短)小天线很难实现,但是,如果飞行器在运行当中发射一系列脉冲,并 且记录回声的振幅和相位,则这些回声信号可以组合,结果相当于这些信号同时从一个很大(长)的天线发射出来。这个方法相当于“合成”了一个远远大于实际天 线(也远远大于飞行器长度)尺度的天线。 数据的处理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: 成像计算量是相当巨大的,实时数据处理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,因此数据的精处理通常是观测记录数据后由地面站进行。 成像结果是一幅对地面目标照射的雷达信号,经地表反射有明暗色调差异的地貌图像——包括雷达信号振幅大小及相位资料。在最简单的应用中,若舍弃相位信息, 振幅信息至少包含了地表的粗糙程度资讯,非常像黑白照片。 对合成口径雷达影像判读,可能比一般光学影像(例如家庭用照像机所摄得影像)稍微困难,然而目前已累积了对已知地表情形的大量实验成果,相关判读知识也不 断增加之中。 更多复杂工作模式 极化 干涉 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 多普勒锐化 ==线性调频 (脉冲压缩) 雷达==源自Dicke的专利,现代雷达常用的脉冲压缩信号有4类,分别为LFM信号、NLFM信号、频率编码信号和相位编码信号,前三种信号都可归结为 调频脉冲压缩信号,都是通过频率调制实现非线性相位调制,从而实现获得大的时宽和带宽。 来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0%...9B%B7%E8%BE%BE |
![]() |
![]() |